MRP方案管理 <返回 
概述

本功能节点用于定义MRP运算时可引用的计划方案。计划方案中主要包括计划策略、计划目的、MPS方案、计划展望期、需求时界、确认时界、物料范围等。

关键应用
MRP方案管理节点中,主要分为单据列表和单据卡片两类展现区域,单据列表可以一次查询出计划组织下的多条计划方案,并对其执行批删除、批打印等操作,单据卡片可展现计划方案的明细信息,可维护。

单据列表

表头:显示计划组织下已定义的计划方案,内容包括方案编码、方案名称、方案目的、计划策略、计划展望期、物料范围等。
表体:当表头光标所选方案的物料范围为“选择物料”,显示指定的物料分类或物料;

单据卡片

字段

方案类型:描述方案对应的计划类型,用于区分MPS计划方案和MRP计划方案,本节点中均为MRP计划方案。
计划目的:描述方案对应的计划目的,与所选计划策略的计划目的一致,分为“长周期备料”、“生产”两种。
计划策略:
描述计划方案引用的计划策略,参照当前计划组织下的计划策略单选。
交易类型配置方案:
定义MRP运算时获取哪些交易类型单据作为需求来源和供给来源。单选参照【单据交易类型配置】中设置的方案。
MPS方案:
参照MPS方案档案,支持可组织参照MPS方案。例如:当MRP方案界面的计划组织为工厂时,可依据计划委托关系参照到计划中心的MPS方案。
历史需求供给计算天数:MRP运算时需求供给包含当前计算日期之前多少天的单据。
超期供给天数:
确定可以用需求日期之后多少天的供给来满足当前需求。
生成重排建议:
MRP运算时是否生成重排建议信息。
进行底层码维护:
若勾选,表示MRP运算时会先进行底层码计算,并将结果记录到各物料的物料档案中,再根据该结果进行MRP运算。
生成运算清单:若勾选,表示MRP运算时会保留结果汇总表和需求供给明细匹配记录,否则不保留,以提高运算速度。
计划订单状态:若选择“计划态”表示MRP运算生成的计划订单默认为计划态,若选择“需求时界处于确认态”表示MRP运算生成的计划订单若计划开工日期落在需求时界内,则为确认态,否则为计划态。
只算指定物料:若勾选表示只将物料范围中物料纳入运算范围,而不包括其子项物料,但要根据实际替代关系把所选物料对应的替代料(替代料也不展子项)也纳入物料范围。
按单计划:若勾选表示当前计划方案在参与运算时要处理供需预定。
释放供需预定:
若勾选表示删除单据范围中单据对应的供需预定数据。
生成快照:
MRP运算时,是否生成快照,包括BOM快照、匹配规则快照和实际替代关系快照。
需求合并类型:
定义物料需求合并的方式,有固定和动态两种方式。固定合并方式是指从运算起始日开始向后推移固定天数,取期间的累计净需求量作为第一个合并期间的总订货量;再从第一个合并期间的下一自然日开始往后推移固定天数,取期间的累计净需求作为第二个合并期间的总订货量,依此类推;动态合并方式在确定各合并期间总订货量的方法与固定合并方式相同,区别在于是以第一个有净需求的日期作为每一个合并期间的起始日期,而不是直接取前一个合并期间后的第一个自然日作为下一个合并期间的起始日期。物料档案中指定批量方法为固定周期批量/动态周期批量后,MRP运算根据批量周期将周期天数内的需求合并生成一张计划订单。
需求合并时格:日/周/月。定义需求合并时是按日、周,还是按月进行合并。
需求合并时格数:当物料需求合并类型为固定/动态时,用于定义合并周期时格数。
合并需求日:
用于确定合并生成计划订单的需求日期。需求合并类型为固定,可以选择需求首日/周期首日,默认为需求首日;需求合并类型为动态,只能选需求首日。
重排前移天数:以供给单据的可供给日期为起点,供需匹配后,确定需求工作日历与供给单据的供给时间范围比对时的起点。
重排后移天数:以供给单据的可供给日期为起点,供需匹配后,确定需求工作日历与供给单据的供给时间范围比对时的终点。
重排数量容差:确定供需匹配后,未匹配的供给,出具重排建议数量范围的上限。
默认:若勾选,表示当前方案为当前计划组织的默认计划方案,每个计划组织只能有一个默认方案。
生成物料例外报告:若勾选,表示MRP运算时当物料的计划开工日期小于计算日期,则生成例外报告。
生成确认时界例外报告:若勾选,表示MRP运算时当物料的计划开工日期在确认时界以内需求时界以外,则生成例外报告。
生成需求时界例外报告:若勾选,表示MRP运算时当物料的计划开工日期在需求时界以内,则生成例外报告。
物料范围:指定参与MRP运算的基本物料范围。

注意

  1. 若为计划中心统一计划,参与运算的物料范围除受“物料范围”设置的影响,还要考虑计划委托关系中的物料范围。
相关术语

计划展望期   需求时界   确认时界

相关操作

计划策略维护     单据交易类型配置     生产计划岗物料     物料-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