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凭证录入 <返回 
概述

由于财务的记账方式与税务的计算方式有所不同,在制定纳税申报表时,需要将财务的总账数据根据税务制度进行差异调整,最后形成税务会计需要的报表数据。
对于财税差异的调整,系统是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的,一种是手工调整,即手工录入需要调整的差异凭证;另一种是自动调整,即系统通过用户设置的规则自动生成调整凭证。
差异凭证录入就是通过手工方式录入需要调整的差异凭证。

关键应用
差异凭证录入节点中,主要分为单据列表和单据卡片两类展现区域,单据列表可以一次查询出多张单据,并对其执行业务的批操作,单据卡片可展现业务的明细信息,也可执行单张单据的后续操作。

单据列表

按钮

审核:点击该按钮,可对所选的全部单据执行审批操作;
取消审核:点击该按钮,可对所选的全部单据执行取消审批操作;

单据卡片

主表字段

制单日期:为编制凭证时的日期。
凭证号:根据编码规则自动生成凭证号,不可修改。
凭证状态:分为保存和审核两种状态,系统自动生成,不可修改。
附单据数:手工录入差异凭证附的单据数量。

子表字段

差异调整项:为了区分调整事项以及调整税种,在录入调整分录时要先确认差异调整项。
调整财务核算账簿:根据当前登录的主组织以及差异调整的税种过滤委托核算关系,参照为委托主组织调整的财务核算账簿信息。
摘要:手工录入调整分录的摘要内容。
科目:参照为当前登录的税务核算账簿对应的财务核算账簿的科目表。
辅助核算:参照为科目对应的辅助核算信息。
币种:所有币种参照,为本条调整分录发生的币种。
原币金额:为本条调整分录实际发生的金额。
组织本币借方金额:根据原币币种与组织本币币种折算汇率计算得到的组织本币借方金额。
组织本币贷方金额:根据原币币种与组织本币币种折算汇率计算得到的组织本币贷方金额。
集团本币借方金额:根据原币币种与集团本币币种折算汇率计算得到的集团本币借方金额。
集团本币贷方金额:根据原币币种与集团本币币种折算汇率计算得到的集团本币贷方金额。
全局本币借方金额:根据原币币种与全局本币币种折算汇率计算得到的全局本币借方金额。
全局本币贷方金额:根据原币币种与全局本币币种折算汇率计算得到的全局本币贷方金额。

注意

  1. 全局本币金额的显示依据参数进行控制,可调整全局参数NC002实现需求。
  2. 集团本币金额的显示依据参数进行控制,可调整集团参数NC001实现需求。
  3. 由于税务的差异调整凭证主要是为了获得计税基础,所以在制定差异调整分录时,辅助核算信息为非必填项,且可以不选择到最底级明细信息。
  4. 可通过辅助信息栏查看凭证分录差异调整项的详情。
  5. 当登录组织已委托上级核算某个税种,则在本组织范围内不能再针对该税种进行调整。
  6. 当差异调整项为暂时性差异时,要求差异凭证必须借贷平衡。。
  7. 当税务核算账簿关账后,不允许再进行关账期间的差异凭证录入。
相关术语

暂时性差异

相关操作

差异调整项目     关账